2016年秋季CMEF醫博會值得期待
2016年是我國進入“十三五”規劃科技創新、產業發展的開局之年,宏觀經濟進入增速放緩新常態,而醫療健康產業卻因為一系列的國家政策利好以及全民健康意識的提高,進入穩步發展的快車道。
醫療器械作為醫療產業的支柱,為國家整體醫療水平的進步甚至醫療模式的改變提供了有力的支撐。截止2015年,我國醫療器械市場總規模已達到3080億元,與2014年相比增長超過20%。
10月29日即將在深圳會展中心開幕的“第76屆中國國際醫療器械(秋季)博覽會”(以下簡稱“CMEF醫博會”),以“醫療數字化時代”為主題,不僅聚集了全球2600多家醫療器械企業,而且全球醫療器械產業最為發達的8個國家將組團參展。展會期間預計舉辦60多場高端論壇和發布一系列重量級的行業藍皮書。
產業燈塔 引領“健康中國”戰略落地
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發布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把“共建共享 全民健康“作為國家戰略主題,要求社會各界加快形成滿足需求、協同高效的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體系,顯著增強科技對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引領和支撐能力,全面推進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
作為亞太地區最大的醫療器械及其相關產品、服務展覽會,CMEF醫博會涵蓋公立醫院、基層醫療機構、民營醫院等非公立醫療機構,涉及前沿產品技術、中國智造、醫生集團、互聯網+醫院、國際交流與合作、金融創新服務等領域。盛大的平臺和頂尖的技術讓CMEF醫博會成為踐行國家政策與整個醫療行業時代變革的浪潮中的“海上燈塔”,在指引行業發展趨勢,建立行業資源共享,助推產業健康發展與探索前沿商業模式上熠熠生輝。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作為國內醫療器械行業的“戰略要地”,有非常好的產業基礎,一些民族醫療企業也在深圳扎根,過去的37年里,CMEF醫博會在深圳舉辦過8次,已經在當地形成了良好的服務模式和體系,這次重返深圳,不僅有助于深圳醫療產業的蓬勃發展,而且能為全球展商和觀眾提供更為周到的服務。
中外薈萃 建立行業資源共享平臺
在超過12萬平方米的展會中, 匯集了2600多家世界領軍企業參展,發布展現醫療器械最新發展趨勢的500余款新產品。其中悉數包含近年來重大的技術突破,比如:手術機器人、癌癥篩查、人工血管、心臟輔助裝置、支架、植入式涂層器械、醫用激光、智能戒煙裝置、人工矯形盤、神經旁路技術、神經調節、人工骨和皮膚移植物等等。
而這2600多家參展企業中,有來自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200家企業在國際展區參展,國際展區參展規模創歷年秋季展會新高,美國、德國、日本、法國、英國、新加坡、韓國、澳大利亞等8個代表世界醫療器械高水平的國家展團集體亮相。
國際觀眾及海外買家也對此次CMEF醫博會報以極大的關注,目前已有來自全球近100個國家和地區的3000多名海外買家注冊報名參觀展會,其中臺灣、韓國、越南等國家和地區行業協會均將組團參觀。
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2萬人次國內外專業觀眾及買家中,有近80%為醫療衛生機構、經銷商/代理商;60%以上專業觀眾有采購/合作/代理需求。更有2000余家民營醫院、醫生集團的管理層到會參觀。充分發揮產業一站式集成化帶來的便捷性、全面性優勢。
共商對話探索產業前沿發展之道
交流與探討是建設新型醫療產業模式,開闊眼界思路的捷徑。在對話的交鋒中碰撞思想,在思緒的飛揚中融合深化。在同期舉辦的60場高端學術論壇中,將為6000位參會代表奉上超過400位嘉賓帶來的頂尖智慧和前沿科技分享,論壇將從國外先進技術的引進,到民族技術的快速成長,從國內外模式的對標,到現今眾企業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從行業決策者的產業調研,到產業政策的研討。面對面探討醫療器械全產業鏈的熱點話題,探尋醫療技術與模式未來發展之路,力求做到現場交流有深度、后期執行有力度。
比如2016年京深城際醫學影像學高峰論壇,在中華放射學會候任主任委員、北京放射學會主任委員金征宇教授的倡導下,以合作與發展為主題,圍繞“臨床教學、臨床技能、科研水平”等議題,力求通過強強聯合,提升京深兩地醫學影像從業人員的整體水平,加深京深兩地在教學和科研方面的合作與交流,構筑城際間的跨越式發展;分子影像大會和醫療機器人大會都代表了當今世界最為先進的技術和水準;中國醫科大學副校長、附屬盛京醫院院長郭啟勇號召醫學影像領域10家專業雜志主編召開的J10峰會,也將為行業發展匯聚學術力量。
可以說2016年的深圳秋季CMEF醫博會,是年度最值得期待的醫博盛宴,它的舉辦必將推動醫療產業升級發展、引領創新“智造”潮流,提升中國在全球健康產業的地位和影響力。
來源:國藥勵展